53.读书 相公不收你束脩(1 / 3)

沈迁掩上手里书, 含笑转头,“阿久骂人都不会骂,你应该骂臭不要脸的大流氓。”

陆久不理他, 别过头去穿衣裳, 他在村里长大,怎么可能不会骂人,只是那些腌臜的话怎么能对着自家相公说, 他思索了一会儿,终于想到一个觉得不错的,放狠话道:“今天早上你自己穿衣束发。”

“不要呀, 阿久, ”沈迁绕到陆久面前, 低声道,“我这手还伤着呢, 怎么束发啊。”

“昨晚抬人腿的时候有力气, 这会儿束发怎么就不行了?”话脱口而出后, 陆久耳朵红得像是要滴血,可昨晚这人实在是……太过分了!先是装可怜, 哄得他主动,等他没力气了, 这人又说自己还有力气。

他还要时刻担心这人会不会扯到伤口。

沈迁听出来, 陆久的语气里更多的是不好意思, 而非真的生气, 他蹭过去在床边挨着坐下,软声道:“我们是夫夫,那些都是正常的。”

陆久轻“哼”了一声,他知道是正常的, 只是懊恼,昨晚喝了酒后,相公说什么他都照做不说,还非常努力,要证明自己没醉。

“以后我每次最多只喝一杯酒,你……”陆久说着转过身,手碰到沈迁放在身前的手,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,皱眉道,“你手怎么这么冰?”

“还好。”沈迁起来后没有打开门窗,所以也没觉得冷。

陆久看了眼已经灭了的火盆,快速拉着沈迁将披在身上的衣裳穿整齐,又把人推到妆台前坐下,“你坐在窗前看了多久的书了?”

“就一会儿。”沈迁道。

刚才他看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是得到太子允诺的第二天,两人去县城的书铺里买的。

原身在被牵连流放之前,计划今年春天下场县试,这些基础的书自然是读过且背过,只是沈迁虽然有原身的记忆,但不如他自己的记忆清晰,又整整一年时间没接触,很多东西已经背不出来了。

现在已经十月初,若是太子那边顺利,年前圣旨能下来,他想参加明年春的县试,只有四个多月了,自然得抓紧时间温习。

陆久没信就一会儿,他起来时,旁边被窝里都是凉的,但也没拆穿,只道:“晚些我搬筐炭到屋里来,以后你早上读书,生个火盆放脚边。”

“好。”沈迁点头。

两人收拾妥当,从卧房出去,陆久故意走得慢一些,跟在沈迁身后。

昨晚发生的所有事情,他都记得一清二楚,当然也记得仰着头跟宋兰说自己没醉,还有抱着沈迁的腰说娘真好。

好在宋兰反应跟平常一样,只字没提昨晚的事,让他的最后一丝不自在也很快消失。

今天要焖的高粱昨晚已经泡好,吃过早饭,陆久赶紧将高粱倒进锅里,进行初蒸。

高粱酒的蒸制比甜酒酿复杂很多,泡粮、初蒸、焖粮、拌稻壳、复蒸……流程很是复杂,即便他跟宋兰看过一回沈迁是怎么做的,也不太敢在沈迁去祠堂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,两人自己操作,这么多的粮食,一旦哪里出点问题,浪费了得心疼死。

高粱蒸得裂口,沈迁让陆久将准备好的热水倒进锅里,跟高粱搅拌均匀,“之后放锅里焖着不用管,等我给孩子们上完课回来,再拌稻壳。”

宋兰有些心疼儿子,“祠堂那么冷,能不能跟大家说说,休息一段时间。”

沈迁这几日的忙碌她都看在眼里,手还伤着呢,每天除了吃饭睡觉,不是抱着书看,就是坐在窗前写文章,上午还要拿出一个半时辰去祠堂里教孩子们读书写字。

沈迁道:“村长昨天来找我了,说天再冷些,就让孩子们休息到明年开春。”祠堂面通风,即便有火盆,也不保暖,不仅他冷,孩子们也冷,可村里又没有其它宽敞又温暖,还敞亮的地方可以作为孩子们读书的地方,所以村长来找他的时候,沈迁想了想便答应了。

这些孩子还在开蒙的阶段,跟他穿越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,从开春到现在,除了每月赶集时的两天假,也就秋收时休息了十几天,冬天这四个月,就当是给他们将暑假寒假连在一起放了。

刚好他也能用这段时间好好温习功课。

“那就好。”宋兰点了点头。

陆久已经将沈迁要带去祠堂的东西收拾好,听沈迁跟宋兰说完话,他犹豫了一下后,道:“我想跟你一起去祠堂。”

“好啊。”沈迁点头。

宋兰也道:“去吧,家里没什么事要做了。”又叮嘱,“祠堂冷,多穿件衣裳。”

陆久:“我说的是,我想和村里的小孩一起,跟着你读书识字。”

沈迁怔楞了一下,接着失笑,“可以啊。”

“你同意了?”陆久觉得沈迁肯定会答应,但听他答应得这么爽快,还是没忍住多问了一句。

“这有什么不同意的,就像你昨天说的,自己家里酿的酒,你想多喝些便多喝些,现在是你的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