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勇在美首談“雙十一”:為何選這個日子
北京時間6月24日上午消息,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華盛頓尼爾森全球論壇上發表題為“商業的未來:連接20億消費者”的主題演講。作為天貓“雙十一”的創造者,在隨后的問答環節中,張勇闡述了為何選擇“雙十一”這個日子來做促銷。
張勇稱,在2009年,天貓的業務在阿里巴巴家庭中還是一個新業務,看到美國的“黑色星期五”后,我們也想做自己的“黑色星期五”。
為什么選擇11月?這背后是有分析的,11月是最好的窗口期。因為第四季度永遠是零售銷售的黃金期,在中國第四季度,十月初有了國慶假期,這是購物的高峰期,第二個高峰期是圣誕購物季,而且在11月正是季節劇烈變化的時候,從深秋到初冬,人們需要買很多東西為冬天準備,這是做一場大促銷的極好時機。
張勇表示,遺憾的是,11月在中國找不到一個節日,然后人們告訴我,有個“光棍節”,這是我第一次聽說“光棍節”,但是11月11日,在中文中有四個一,這很好記,是優勢,這就是雙十一的源起。(木南)
以下為張勇對話商界代表實錄:
提問:我想問問雙十一,我希望你能帶我回到幾年以前,你為什么想到做雙十一,你想解決什么問題,你看到了哪些問題?
張勇:啟動雙十一的原因很簡單,當時我是天貓的總裁,我創建雙十一的原因是希望推廣天貓的品牌。在2009年,天貓的業務在阿里巴巴家庭中還是一個新業務,淘寶作為C2C平臺當時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,我看到美國的“黑色星期五”,我和團隊說,為什么不開創一個我們自己的“黑色星期五”,我記得當時美國沒有“網絡星期一”。為什么我們選擇11月?這背后是有分析的,我的團隊回去研究一番以后說,Daniel,我們要把這個消費節日放在第四季度,因為11月是最好的窗口期。因為第四季度永遠是零售銷售的黃金期,在中國第四季度,我們十月初有了國慶假期,這是購物的高峰期,第二個高峰期是圣誕購物季,而非常驚訝的是我們在11月有個窗口,而且在11月正是季節劇烈變化的時候,從深秋到初冬,人們需要買很多東西為冬天準備,這是一個我們做一場大促銷的極好時機。我和團隊說,為我們挑一個好日期吧,找個節日,因為節日很好記,可惜我們在11月在中國找不到一個節日,然后人們告訴我,有個“光棍節”,這是我第一次聽說“光棍節”,但是11月11日,在中文中有四個一,這很好記,是優勢,這就是雙十一的源起。
我們非常高興的看到,六年以后,這個節日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國的“消費節”,并且擴展到全世界。去年我們做了首次“全球化雙十一”,很多人知道我們的雙十一去年銷售額達到了93億美元,但是很少人知道,有217個國家的消費者在那天在我們平臺上購物,我們很高興看到這點。去年我們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,在雙十一開場的第一秒,8萬單訂單生成,這給我們的后臺系統帶來了很大壓力,幸運的是我們頂住了這個挑戰,這也是為我們發展運營云計算業務的打下堅實的基礎,不僅僅是為平臺上的商家提供服務,也能夠為第三方客戶提供服務。
提問:馬云主席一直很清楚的表明要幫助中小企業,你們對這個使命充滿著激情,當你們變得這么大,進入全球市場,你們也開始要和一些比較大的公司合作,你們是如何保持使命,同時和一些大公司合作?
張勇:阿里巴巴的使命從來沒有改變過。那就是“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”,這里面包括中小企業和大企業,今天特別在我們的B2C平臺上,很多國際品牌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,在我們平臺上做生意。今天我們還有一個新的平臺“天貓國際”,就像我剛剛介紹的那樣,幫助那些還沒有能進入中國的企業向觸及中國消費者,也有一些企業,他們已經在中國發展,但是他們有些品牌和產品線還沒有進入中國,通過這個方式,我們可以擴展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。在另一方面,我們正在建設自己的市場營銷平臺,由數據來驅動。對于品牌來說,最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銷售,更加是市場營銷,是獲得新用戶,管理現有用戶的能力,我們想做的事情是建立一個廣泛的廣告聯盟,幫助我們合作伙伴不僅在我們的電商平臺,也能夠跨平臺的獲得新用戶,留住老用戶。互聯網是透明的,數據應該在所有的管道里流動,溢出,我們能做的是跟隨著數據,從數據中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。
提問:大家知道阿里巴巴是電商公司,你非常出色的向我們介紹,阿里巴巴不僅僅如此,我們還是一個由數據驅動的營銷平臺,這里面包含著市場營銷,也包含著內容,在座的很多人是市場領域和內容領域的,你怎么看你平臺上的內容生產?
張勇:內容和渠道應該是平衡的。在過去16年,阿里巴巴專注于實體商品,現在我們開始關注了新領域,那就是數字商品。這是我們為什么在半年以前投資了一個香港上市的電影公司,我們也在美國和大電影公司合作,把優質內容帶回中國。
我們有個非常有趣的產品,在電影制作之前,我們到零售平臺上告訴消費者,你們可以做這個新電影的投資人,我們會做一次類似眾籌的服務,消費者只要花50美元就能成為這個電影的共同投資者。你可以想象,通過這種方式,我們創造了口碑,人們會在餐桌上炫耀,當電影上映時,人們會帶著家人朋友一起去看電影,這樣創造了很多的票房。這既是我們的模式,我們希望創造這類新模式,改變電影的發行和內容制作。
提問:你們在中國非常成功,但是你的目標是要向全世界擴展你的平臺,包括北美。你能不能闡述一下阿里巴巴的全球化,在座的人能夠怎么樣的幫助你們全球化?
張勇:全球化是我們的核心戰略,阿里巴巴主席馬云月初訪問美國,他清晰的提出了我們的全球化戰略:幫助美國企業向中國銷售,今天如果你看一下中國的情況,我們正見證一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層,今天中國中產階層的人數和美國人口相當,而五年以后,中產階層人口會翻倍。今天這些新一代的消費者,他們不再是只想要便宜的商品,他們尋找要來自全球的高品質商品。這是一個全球供應商的絕佳機會,但是建立全中國的線下渠道是非常困難的,所以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用戶數,通過我們的平臺讓商家向中國銷售。其二,我們在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向全球銷售,中國是非常有名的制造基地,我們能夠幫助中國中小企業向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出售商品,這也就是在去年雙十一,我們有217個國家的消費者在我們平臺上消費,這只是一個開始。我們全球化的最終目標,是為全球消費者和商家建立一個“全球買,全球賣”的真正全球化平臺。